`
txswei
  • 浏览: 125794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广州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对于如今的互联网,您打算“忍受”还是“享受”?

阅读更多
互联网来势汹汹,如洪水,如猛兽。十年如一日,转眼网吧开遍中华大地,转眼网民突破两亿大关,今时今日,互联网化已经成为信息化的一部分。“随时随地,永远在线。”这番最早由互联网人所提出的大胆设想,正在颠覆世界,改变传统行业的规则。

互联网会不会一统江湖?这个还说不准。但您得承认,太多行业在接受互联网,学习互联网,甚至模仿互联网。

当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强调“网民的力量”和“来自网络的声音”,我却从您的眼底,看到了恐惧。那是一种本能的回避,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日趋透明,让社会这座金字塔森严的等级遭受挑战。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,管制相对容易。在草根化的年代,防民之口,难于防川。所以您担忧了,所以您在忍受这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煎熬,所以,您甚至想到了躲避。

但是,但是,我得对您说,躲是躲不过的,这是一门必修课,您必须得学习它,适应它,然后,才能了解它,利用它。

对传统企业来说,互联网是门必修课。市场营销有段时间特别强调宣传,还经常拿国货当例子,说是不懂得推销,才会用“一流的产品”加上“三流的包装”。但是请问,包装是什么?仅仅是一个盒子一个袋子么?难道不包括企业的互联网形象?在Web2.0时代,一个虚拟的名字,直接指向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虚拟世界的一张图片、一条文字,都会对用户的感受产生莫大影响。“标题党”并不是笑话,而是互联网这本字典里最基本的一个词条。不学会这些,如何树立企业的公众形象呢?请不要认为,企业宣传是做给领导看的,民心和民意的力量,在CNN事件和汶川地震中,表现得如何呢?谁敢忽略互联网的声音,谁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。

对主管部门来说,互联网也是门必修课。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问,互联网是孙悟空,不服管教,又该如何监管呢?比得好,问得也好。首先我们肯定互联网在舆论造势上的能力,其次,又确实需要一个“紧箍咒”。这道紧箍咒,可以是硬件的,也可以是软件的,更可以是软硬兼施的。但有个原则不能违背——对舆论洪水,可以策略性疏导,却决不能封堵。打造这道紧箍咒,您必须得是内行,知道技巧,把握分寸吧?拍桌子暴跳如雷是没用的,一棒打死不问死活是不明智的,懂得避其短、扬其长才有用。

对媒体从业者来说,互联网更是门必修课。一位在机关党报工作的朋友,在汶川地震中深入一线去采访,所写出的报道却需要等每周的版面才能呈现给读者,而他惊讶地发现,自己随意发在自己博客上的一组现场组图,浏览量一下子就超过了10万,而读者所给予的反馈,更让他一下子认识到了这份工作的宝贵。人人都需要信息,只是所需的信息质量不同,新闻是大众所需要的,而评论和分析则是小众更需要的,在网络时代,大众这个概念被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,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,都嗅得出新闻的味道。还有一点是,互联网新闻恐怕比传统媒体更加贴近人性,每个人都是八卦的,一张绝色美女的图片,也许比国家大事更吸引你的视线。互联网是洪水,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如何掌好这个舵,还是那句话,关键看你懂不懂。

对自命为精英的您来说,互联网就是连接草根和精英的一座桥,作为精英的你,如能面不改色地过了这座桥,才能发现前面一片海阔天空。说了这么多,只不过是想要提醒您,互联网还是那个互联网,您对它的态度和立场却可以不同。如果您选择敌对它,忍受它,那么毫无疑问这种学习是痛苦的煎熬。如您选择适应它,享受它,却可以顺其自然地看到许多从前无法想象的美景。任何事情都有风险,您如果坚持要“忍受”互联网,那么最大的风险就是,永远也无法了解这两亿多人在想什么,更无法引导他们去做什么,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遗憾呵。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